给我7个孔子的名言,而且带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3:05:46
给我7个孔子的名言,而且带意思

给我7个孔子的名言,而且带意思
给我7个孔子的名言,而且带意思

给我7个孔子的名言,而且带意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么?有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而来,不也快乐么?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或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么?”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只是,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便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指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诲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正确的求知态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敏灵活,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用‘文’作为他的谥号.”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记在心里,努力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了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老师;在该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缺点就应该注意改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思考,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学习啊.”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当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呀,可是小人当中从来没有有仁德的人.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君子天天向上,小人日渐堕落,追求财义.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可耻.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成,知者不惑,勇者不俱.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君子之道有三条标准,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己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乎而己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贵族、大夫们安乐.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全体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全体百姓安乐,尧舜尚且担心做不到哩!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义,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义,这就是君子啊!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君子只忧虑自己没有才能,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君子庄重矜持而不同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君子不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君子谋注学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未必不挨饿;学了知识,则可以获得俸禄.君子担忧道学不成或不能行,不担忧贫穷.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不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对君子,不可让他只做小事情,而可让他接受重大任务;对小人,不可让他接受重大任务,而可让他做些小事情.
子曰:君子贞而不凉.
译文:君子坚定执著于正道,而不固执拘泥于讲小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心胸狭隘经常忧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天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君子对于天下事情的处理,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而是服从于义.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

全部展开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收起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不讲信用,那还可以算是一个人吗?满嘴谎言的人是可耻的,更是可悲的,因为他丧失了作为一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础,失掉了诚信,你就会被排挤于社会之外,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换句话说,你就不配做人,更不配做一名学生。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
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全部展开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不讲信用,那还可以算是一个人吗?满嘴谎言的人是可耻的,更是可悲的,因为他丧失了作为一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础,失掉了诚信,你就会被排挤于社会之外,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换句话说,你就不配做人,更不配做一名学生。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
欲:想做的事;勿:不要;施:强加。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3、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必须讲“义”,否则就是“乱”和“盗”。
要勇而有谋,“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善于谋略,事情就容易
成功。
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意思:有过错不改正 就是真正的过错
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6、巧言令色,鲜矣仁
意思: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有真正仁的人
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之老之将之于尔:
意思:发愤用功,连吃饭时间都忘了,快乐得连自己快老了

收起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么?有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而来,不也快乐么?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或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么?”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只是,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便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

全部展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么?有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而来,不也快乐么?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或怨恨),不也是有道德的人么?”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只是,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便可以做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动脑筋,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指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诲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正确的求知态度。”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敏灵活,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用‘文’作为他的谥号。”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记在心里,努力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了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老师;在该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缺点就应该注意改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站在河边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思考,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学习啊。”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当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呀,可是小人当中从来没有有仁德的人。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译文:君子天天向上,小人日渐堕落,追求财义。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可耻。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成,知者不惑,勇者不俱。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君子之道有三条标准,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己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乎而己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怎样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贵族、大夫们安乐。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使全体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使全体百姓安乐,尧舜尚且担心做不到哩!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来实行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义,以忠诚的态度来完成义,这就是君子啊!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君子只忧虑自己没有才能,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译文:君子庄重矜持而不同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译文:君子不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因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译文:君子谋注学道行道,不谋求衣食。耕田未必不挨饿;学了知识,则可以获得俸禄。君子担忧道学不成或不能行,不担忧贫穷。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不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对君子,不可让他只做小事情,而可让他接受重大任务;对小人,不可让他接受重大任务,而可让他做些小事情。
子曰:君子贞而不凉。
译文:君子坚定执著于正道,而不固执拘泥于讲小信。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平坦宽广,小人心胸狭隘经常忧愁。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君子之道了。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天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君子对于天下事情的处理,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而是服从于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