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对《动人的北平》的深入详细的解读及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9:00:52
有没有对《动人的北平》的深入详细的解读及分析.

有没有对《动人的北平》的深入详细的解读及分析.
有没有对《动人的北平》的深入详细的解读及分析.

有没有对《动人的北平》的深入详细的解读及分析.
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各种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

开篇一段很重要,总体上写北平的特点,作者以“品格”名之:“老成”“豪爽”“宽大”“包容”.与这些“品格”相配的是它的“魁梧”的形象.如果说本文在结构上采用总—分的形式,那么这一段就是全文的一个总起.

第二段以下的几段就集中表达这两种特点:新与旧、雅与俗相杂共容,体现“包容”;“一株古木老树”之喻,体现“老成”.也就是说这几段恰当地表现北平“老成”和“包容”的特点.

从“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开始,文章从多个方面展现北平古都的形象和性格.描写的方面有:宫殿亭园楼榭湖水、街市、院落住家、杂色人等、建城布局、紫禁城、道路、市民生活、休闲方式等.

作者虽然说“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仿佛北平是难以整体全面地观照和描写的,但是他仍然试图写出北平的立体全景,其中不光有物化的、静态的景象,更有活动的、流动的市民生活景象,还有深远的历史景象.一般来说整体全面地写一个地方,难免流于抽象概括,而本文则处处是具体可感的画面,尽管这些画面都“浮光掠影”闪过,但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具体生动描写和抽象概括正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差异所在.

当然,本文的动人之处不仅在于描写了身居北平所见景象,还在于写出了一种情怀、情调、情韵.作者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故土与西方文化新壤混合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方面的优雅情怀,表现在文章中即有对本国历史的崇敬、对故都文化的热爱、对故都包容新旧事物的喜悦、对故都平民百姓的亲和.可见他既不是一个全然保守的仕人,又不是一个全然革新的新人,而是一个保持中和的、包容的态度倾向的文化人.不过从他细数故都风物时那么沉醉的情态看,他的故国故都故土的情感更加凝重、深沉.

最可称道的是作者的平民意识、平民倾向.他的眼里不只有高耸的北京饭店、皇家宫殿花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馆、大学专校等,还有平民院落、城外村庄麦田;也不只有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还有着木屐的东北老妪、踢毽子的老人、裸体的儿童.文章行将结束时写道:“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作者虽是文化人,可是心底对劳苦大众非常尊重、非常亲近.

在过去那个年代,不少作家写了有关故都北平的散文,郁达夫写了《故都的秋》,老舍写了《想北平》,他们在文中也同样表达了平民意识、平民倾向.所不同的是,郁达夫、老舍眼里只有平民形象和平民生活,而林语堂眼光更加全面一些,看到的是北平的整体形象、整体生活,各色人等的生活.

问题探究

一、作者眼中的北平“动人”之处何在?

在作者看来,古老而时新的北平无处不动人.一是自然风光动人,你看:“……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可见作者极其沉醉于故都的自然风光.二是城市景象动人,这里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无数建筑物,整个城市就像一座“珠玉之城”.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五是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包括新旧共融的文化气息)动人.

为什么在当时千万人眼里再也寻常不过的北平城市和百姓生活,进入《动人的北平》后会变得如此美丽动人?一方面当时当地的社会确有美丽动人之所在,另一方面作者带有审美的眼光,他看见最平常的人、最平常的物、最平常的事都觉得是审美的对象.说到底,作者写的不只是客观外物,而是写自己的内在感受,写一种审美的心境,写一种心灵的镜像.

二、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采用了什么角度?

作者意在写尽故都北平的全貌,各种景象、各色人等尽收眼底,可见文章采取一种全景式的描写角度.不过文章又避免了粗线条的抽象勾勒,而是采取类似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即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景小物尽情地描绘出来.从一个个局部看,是微观的,但合在一起就是整体描绘.所以全文的描写所取角度是总与分的结合、大与小的结合、粗与精的结合.

三、文章看似“散”,它是怎样整合起来的呢?

初读本文确实会产生散而无序的感觉,好像面面俱到,什么都说到了,可是又什么都没有说充分.其实深思细察,会发现文章的一些内在肌理,即组织成文的特殊方式.首先,它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以第一段为全文总起,提纲挈领,统领全篇,余下各段是第一段的展开分述;其次,文章围绕北平的“性格”──老成、豪爽、包容、守旧融新等来写,尽管撒得开,但在精神上聚得拢,这正好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四、当代人阅读本文具有怎样的意义?

本文似有述往事、怀旧情的感觉,那么把它选为课文是何道理?今天全新的北京城去往昔破败北平远矣,为什么还要感受对旧北平的赞美?首先,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大家,对“五四”以来白话散文的创作理论、创作实践,对白话散文的文体建设,对白话散文的风格追求和倡导,都有过一定的贡献,他的作品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是理所当然之事;其次,阅读本文可以感受那个年代经受新旧两种文化熏染陶冶的知识分子的优雅情怀、高尚品格,从文章中可以读出作者对故都的自然地理、人文风物的热爱,读出对平民生活的热爱,读出作者的一种“泛美主义”的倾向(以审美的眼光和态度看待生活中的一切,无处不有美的内蕴、美的灵光);再有,阅读本文可以感受中华文化、故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从来就守旧融新,不断发展,如今故都已经蜕去旧衣,换上新装,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市,当我们体认新北京的雄姿与活力的时候,也从过去的作品中寻察她的旧影,会感到过去的一幕幕历史景象非常珍贵,也为今天国家的发展和首都北京的进步而高兴.



林语堂是现代散文大家,从本文看他的语言运用,极其娴熟而自由,情味、神韵流动其间,甚至感觉不到“语言”本身的存在,眼前闪现故都北平城市和市民生活的一幕幕景象.

全文都是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试看开篇一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再如下面一些话:“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上寄生的,有数百万的昆虫.这些昆虫如何能知道树的大小,如何生长根,在地下有多深,还有在别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虫?”还有这样的话:“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虽是散文语句,却像诗的语句一样有韵味.

全文都是抒情的语句,前面提到的语句“北平好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既是叙述,又是抒情;更富有诗意的是“清晨在花园中拔出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这样的话,看似不经意地轻描淡写一句,却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另外,文中多处以“你”称呼读者,仿佛引领读者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拉近了作者与读者、读者与本文之间的距离.

全文有多种变化的句式,如开篇是几个短句,接下来是一些一气呵成的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有排比句,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有设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提示读者的注意.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散文家、小说家、学者.读大学时改名玉堂,后又改名语堂.笔名东君、宰予、宰我、岂青、萨天师等.福建龙溪人.1911年在厦门寻源书院毕业后,考进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1916年毕业,任教于清华学校.1919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20年赴法国.翌年转到德国殷内大学与莱比锡大学学习和研究.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兼英文系主任.1924年参与发起创办《语丝》.1926年8月南下任厦门大学文科主任.1927年赴武汉,任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1930年任中央研究院英文编辑.1931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为执委之一.1932年9月创办《论语》.1934年4月创办《人间世》.1935年9月创办《宇宙风》.为“论语派”的主要代表.1939年赴美执教并从事写作.1947年赴巴黎主持联合国教育文化组织文艺组.1950年返美.1952年4月在美国创办《天风》月刊,自任社长.1954年任南洋大学校长,翌年辞职返美.1966年6月到台湾定居.1975年被推选为国际笔会总会副会长.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著有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用英文写成),小说《红牡丹》,杂文集《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以及《锦秀集》《幽默小品集》《行素集》《欧风美雨》《月亮与臭虫》《啼笑皆非》《无所不谈》等.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大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二、郁达夫评林语堂

林语堂生性戆直,浑朴天真,假令生在美国,不但在文学上可以成功,就是从事事业,也可以睥睨一世,气吞小罗斯福之流.《剪拂集》时代的真诚勇猛,的确是书生本色,至于近来的耽溺风雅,提倡性灵,亦是时势使然,或可视为消极的反抗,有意的孤行.周作人常喜引外国人所说的隐士和叛逆者混处在一道的话,来作解嘲;这话在周作人身上原用得着,在林语堂身上,尤其是用得着.

他是一个生长在牧师家庭里的宗教革命家,是一个受外国教育过度的中国主义者,反对道德因袭以及一切传统的拘谨自由人;他的性格上的矛盾,思想上的前进,行为上的合理,混和起来,就造成了他的幽默的文章.

他的幽默,是有牛油气的,并不是中国向来所固有的《笑林广记》.他的文章,虽说是模仿语录的体裁,但奔放处,也赶得上那位疯狂致死的超人尼采.唯其戆直,唯其浑朴,所以容易上人家的当;我只希望他勇往直前,勉为中国20世纪的拉勃来(拉伯雷),不要因为受了人家的暗算,就矫枉过正,走上了斜途.

人生到了四十,可以不惑了;林语堂今年四十,且让我们刮目来看他的后文吧!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三、绘下故都的面容(孙光萱)

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动地刻画出一个城市的面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北平(解放后改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真不知从何处写起,写故宫不写颐和园,似乎不行;写了前二者而漏了天坛、天安门大街,又难免有遗珠之憾……即使全写了,因为文字不像绘画那样可以用色彩和线条,把金碧辉煌的故宫、秀丽多姿的颐和园活脱脱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到头来也难免稍逊一筹.

怎么办?林语堂《动人的北平》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是:选择特定的视角,扣住城市的特点,进行多方面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

先说视角的选择.面对某种复杂的客观对象,不管怎样描写也未必能够穷尽它,这就得考虑选择一个恰当的新颖的视角,然后据此大胆地删弃无关的东西,突出有用的素材,进而掌握创作的主动权.林语堂不是用社会活动家的眼光去观察北平,也不是以一个刚来到北平游览的旅行者的身份,把目光久久地停留于北平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他作为一个“老北平”,要着重告诉大家的是北平为什么会成为“理想的居住城市”.从这个视角出发,他写了北平货贩众多,购物方便,居住的多半是宽阔舒畅的四合院,连坐人力车也格外便宜,“从西城到颐和园洋车费一元左右”.进而又刻画了北平人那种悠然度日的心态和模样:坐在槐树下摇着芭蕉扇乘凉,在杉树下喝上一下午的茶……所有这些描写,可说是原汁原味,绘形传神,给人以不同一般的感受.

次说特点的把握.作者认为北平具有“老”与“多”两大特点.“老”即古老、历史悠久:“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多”即多样性、兼容并包:“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具有先进设备的协和医院后面就是抽着水烟袋的古玩商人经营的古玩铺……作者把握了这两个特点,也就等于把握住了北平这个故都跃动的脉膊,那许多新旧杂陈、互相矛盾的现象纷纷从作者笔下涌出,也就不奇怪了.

最后说说怎样进行既概括又具体的描写.内容很多而篇幅有限,自然只能概括地写,但一味概括又容易枯燥,因此得在适当地方稍作展开,形容几句,这是写此类文章应该掌握的一种艺术技巧.《动人的北平》写到堂倌,没有忘掉他们“肩上搭着手巾”,写到老年人力车夫,没有忘掉“一定要强拉你回家”的倔劲儿,写到居民在花园中拔白菜,不忘补充一句“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凡此种种,都是花笔不多而收效颇佳,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作者当年所着意渲染的北平的古老、宁静、兼容并包等,正好折射出了这个故都沉重的步履和漫长的历史投影,其中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作者对此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欠缺,但他能如此生动简洁地绘下故都的面容,仍然是值得敬佩的.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名家名篇赏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