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是怎样描写的?试做分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6 04:51:1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是怎样描写的?试做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是怎样描写的?试做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是怎样描写的?试做分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是怎样描写的?试做分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起句以传闻官军“收蓟北”发端,其余都是在描绘自己“闻”后的心情变化;全诗叙事只此一句.次句承接,一个“初”字,写明是作者最初的感受.
  首联即完成了诗的起承.
  “忽”字用的极为恰当,一个字就为以后的心情变化做足了铺垫.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此时安史之乱已经过九个年头,作者在颠簸流离中期盼的一天终于来到了,喜极而泣,是再平常不过的了.所以,“涕泪满衣裳”并不是单纯的悲泣,而是悲喜交并,是一种复杂感情的瞬时宣泄.
  “涕泪”当为名词解.“衣裳”非现在之衣裳,是衣和裳两个单音节词.
  裳,读作CHANG.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颔联出句即转,这时已经从最初听到消息时的悲喜交加中脱离出来.“却”字,本身就是表示承转的语气词,但用在此处,又是对“看”字的修饰.
  这一联出句有这样的解释:“回头看妻子也没有愁容了”.我以为值得商榷:因为作者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不是在叙述家人的状态.
  出句应该这样理回头看见妻子都在自己的身旁,(虽然经过安史之乱,家人却还健在,真是万幸!)还有什么可以发愁的呢?——此句承上启下,为对句的“喜欲狂”作衬垫,在紧凑的呼应中完成了由悲到喜的转换.
  “漫卷”,看似不经意,却是内心情绪变化的细微体现,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在动作上的体现.一个“漫”字,把“愁何在”和“喜欲狂”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值得一说的是“妻子”.是单纯的“妻”,还是“妻”和“子”?因为这一联是对仗,有必要搞清楚,它关联到对句的“诗书”是“书籍”,还是“诗作”和“书籍”.按杜甫年表和杜甫在入川后的诗作看,他的妻子和孩子一直在他的身边,所以,诗中的“妻子”当为妻和子,而不是单指“妻”.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颈联出句紧接颔联的句尾,“放歌、纵酒”,有力地传递着作者“喜欲狂”的心态.这种“狂喜”,对于一个被迫远离他乡的人来说,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还乡”上来;于是,青春,也就成了作者还乡的伴侣.
  青春,此处作青青的春色,非指青春年华.——作者这时已经五十有二了.
  记忆中“白日”似乎为“白首”,不知是我的记忆有误,还是版本不同.不论怎样,此联出句和对句的头一个字即给全诗增加了鲜明的色彩,是点睛之笔.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尾联采用流水对,又是紧接颈联句尾.一提到“还乡”,就规划起的行程来;虽然有些天真,却符合在“狂喜”状态下的作者的思绪走向.而且两句全用了“句中对”.出句写出川的路线,是水路出川的必经之路;只是巴峡的具体位置有些难以确定,因为一些地名早已废用.对句写得是出川后的经陆路回乡的路线.水路随波逐流,行程快,用一个“穿”字;陆路相对慢,用一个“向”字.加上“即”、“下”修饰,使得尾联如行云流水,跌宕起伏,可谓字字铿锵,字字精神.
  作者的故乡是洛阳,那么“襄阳”是实指,还是凑句的虚指?我查了一下,其先祖原居襄阳,从曾祖父依艺时迁往河南.所以,襄阳作为作者先祖的故乡,应为实指.
  下面接着就全诗的写作的一些特点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 结构形式
  说到结构,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起承转合”.我觉得这首诗的结构就不好说.首联,即完成了诗的起承.从颔联始,一句“却看”,即道明是诗的“转”.然而颈联,尾联,我却看不清楚了.因为颈联分明是对颔联的“承”,进一步说“喜欲狂”的;而尾联又是“承”颈联,进一步规划“还乡”的行程的.无论怎么说,尾联也是“结”,大概不会有异议,因为后边什么也没有了.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起承转合的模式是不是适合所有的诗作?作者的结构是跟着自己思绪走的,所以,不应该把“起承转合”当做一种固定化的模式强加在这首七律的头上,正如郭沫若所说:“诗应该是纯粹的内在律 ……这种韵律非常微妙,不曾达到诗的堂奥的人简直不会懂,这便是说它是‘音乐的精神’也可以,但是不能说它便是音乐.”(郭沫若:论诗三札)
  (二)状语及虚字
  细细读过这首诗的人,往往对诗中的心理状态的描述十分赞赏,关键在于形容动态的状语应用的传神(此句似乎有语病,我想不出合适的词来).如:“忽”、“初”、“却”、“漫”、“须”、“好”、“即”、“便”.全诗语言明快,与这些字的恰当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成为表达激动心情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律诗为了避免造成音节缓弱,结构松弛,不宜多用虚字;常常采用一联用了虚字,下一联则要用实字与之对应.这首诗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恰恰是句句都有虚字,这就不能不说是作者的有意而为了.所以,一些评论家似乎也无法解释,称之为“别格”.
  (三)节奏形式
  律诗对律句的节奏十分讲究,忌讳通篇节奏单一,为此,诗人常常变换诗句的节奏形式,避免整篇处于一个节奏之上.杜甫的这篇七律,偏偏就是通篇2.2.1.2 句式.读起来不但没有感到单调,反而形成了一种有节奏的韵律,读者的思绪仿佛跟着作者的思绪,以相同的步调前进.《杜少陵集详注》中有云:“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装点,愈朴愈真,他人绝不能道.”诚然如是.
  这里一定有音律的作用在,可惜我是个“音盲”,无法感受,故缺.
  (四) 平生第一快诗
  清代人蒲起龙曾说:此诗为老杜“平生第一快诗也!”我把杜诗通读了一遍,也真的是只有这一首“快诗”.不由得扩大范围,搜刮记忆,古人的“快诗”还真的不多.欢愉之情,人皆有之,为什么“快诗”不多,看来不能简单地界定为社会原因,恐怕律诗这种形式,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王蛰堪先生在谈到诗词的体性的时候,曾经说:“诗若苍颜老者,孤灯独坐,虽葛巾布服,眉宇间使人想见沧桑,谈吐挥洒,不矜自重,不怒自威.……”
  诗人以律诗写欢跃之情,且写得细致,生动,成为杜诗中的名篇,不能不让人感叹其驾驭文字的能力.
  补:
  最后,再说一下诗人规划的“还乡”行程,读过此诗的人都想知道诗人是否回到了洛阳的.我查了一下,诗人没有完成他的规划.安史之乱以后,诗人于广德二年春携家迁往阆州,原本准备经渝州出川,闻严武再任东西川节度使,又举家返回成都.严武去世后,诗人在夔州又住了一段时间.大历三年,方才沿水路出峡,至江陵.是年诗人已经五十七岁了.此后诗人并未北上,而是南下,五十九岁时,死在潭州湘水的一叶孤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