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寻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失败和成功的原因……(越详细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1:57:39
急:寻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失败和成功的原因……(越详细越好)

急:寻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失败和成功的原因……(越详细越好)
急:寻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失败和成功的原因……(越详细越好)

急:寻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失败和成功的原因……(越详细越好)
1.《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促连、颜斶等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由于作者对这些人物心仪不已,颇为倾慕,甚至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战国策》中,不是史实,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颇多.如书中用力极深,描写得极成功的人物苏秦,其事迹言论有不少就是虚构的.至于在具体描写中,虚构的手法更为普遍,也更进一步.如《秦策一》写苏秦夜 读,引锥自刺及慨叹之语,夜室独语,有谁知道,显然是作者根据传闻虚拟而成.而《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写邹忌看见徐公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不仅表现了邹忌内心的活动,而且涉及心理活动的过程,接近人物的心理描写,显系出于作者的想象.夸张虚构不合史著的要求,但却使 叙事更加生动完整,更有利于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作者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如《燕策三》记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其中田光自刎以明不言,樊于期自刎献头以图报仇,易水送别,秦廷献图行刺等情节,出人意表,慷慨悲壮,于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性 格得以生动展现.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在《战国策》中很突出,如《秦策一》中,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都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而对苏秦归来时“羸縢履蹻,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黧)黑,状有归(愧)色”的外貌神情描写,绵密细致,极 为传神.
《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如《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写冯谖弹铗而歌,焚券市义、营造三窟的事迹,冯谖一生的主要事迹尽在一篇中,人物 形象和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类作品,显示了由《左传》编年体向《史记》纪传体的过渡.
《战国策》的“文辞之胜”,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其中策士廷说诸侯之辞,臣讽君主之辞,以及不同意见的辩难,都反映 出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已演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其文章艺术风格,前人概括为“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可说是《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
2.
复杂详细版本:
首先,作者主要用白描手法从正面来描写人物.
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项羽被刘邦逼至绝境.项羽“自度不得脱”,对仅存的二十名骑兵说:“此天下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但同时又对天的给定性发出了挑战,他重排阵式,再度冲锋,斩将刈旗.“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项王瞠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项羽的“大呼”、“瞠目而叱”、“斩”、“杀”等神态动作写出了项羽的勇敢善战、气势压人.而当乌江亭长劝他“急渡”时,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发出了勇者豪迈的笑,“天之亡我,我何渡为?”这一笑,是高傲,是不可战胜的韧性,是不与现实调和的霸气.一笑,自刎而死,何等壮烈、威严.作者用这一个“笑”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代英豪临死前的风姿.项羽死前又一次强调“天亡我”,而非“战之罪”,这自然是他凭一己私智征服天下而失败的症结所在.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传神,逼真,项羽以豪迈的意志、骄傲的尊严、无畏的勇气超越了到来的及未来的悲剧.
再如李广,一生为国辛苦征战,却是白首未封,而其他战绩不如他的却早已位列三公、飞黄腾达.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发出了疑问——“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表现了他的不甘心和为国家效忠的决心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不老精神.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叹息表明了他的胸怀大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则是他叛逆精神的宣言.蔺相如凭“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宽大胸怀赢得了廉颇这个刎颈之交.
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情况下,说什么样的话,作者把握得恰到好处.这样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写在《史记》中俯拾即是.司马迁以娴熟的技巧生动地描写,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其次,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较特殊的行动场面,通过环境渲染来衬托人物.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完璧归赵”这一段就极为精彩.相如见秦王只看重璧,“无意价赵王城邑”于是急中生智,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后持璧,“倚柱,怒发上冲冠”,理直气壮地说了缘由,接着“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只好“辞谢固请”.试想,强大的秦国随时会反悔,也有不兑现承诺的能力,而蔺相如身受两方压力,如果当面说理,请秦王兑现“十五城易璧”,秦王自然如蔺相如所说“急臣”,和氏璧被白白地送给了秦国.在这样的紧张气氛中,蔺相如镇定自若,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又讽刺了秦王的贪婪.紧张的行动场面使蔺相如的冷静、机智和勇敢怀一一凸现.
再次,《史记》还运用了侧面描写.如《李将军列传》中的几段.“广居右北军,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里,不敢入右北军”,通过匈奴的反应来反衬出李广的影响力,他英勇善战、战功显赫.而当李广引刀自颈时,“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足见李广深受爱戴,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李广的高尚品质.这样的侧描写比平板式的说明论述更具人情味,更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史记》从整体上客观分析,辩证地对待历史人物.写项羽,既写了他的勇敢善战,又写了他的刚愎自用.廉颇既有争名夺利、不忍屈居人下的一面,又能知错就改,主动负荆请罪,维护团结.
简单版:第一,对英雄人物的神话,比如说皇帝是怎么生的,谁又是怎么生的.
经常都是做了一个梦,有一条龙或者什么进入肚子就怀孕了,接着就生出来一个英雄,你可以在本纪第一五帝里面找到证据,后面也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二,对历史有影响的人物就重点介绍,一般人物一笔带过,在本纪第一里面也有介绍,其实你只要把本纪第一看完了基本上就能大概知道人物的特点了.
第三,对人物刻画一般都比较客观,好与差都会有很明显的特点,再伟大的人的所犯的错误也有部分介绍.你可以到世家第一吴太伯里面找到例子.但是,对有些人物也会过分神话,像程婴等.
第四,一般都不大篇幅写长得怎么样,只说他有多大能耐.事件的描写多于性格,性格的描写多于外貌.
来源于: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5347445.html
http://www.pioneer.hutc.zj.cn/new/xiaoyuan/xywx_content.asp?id=330
3.以《蒹葭》为例分析《诗经》在写作手法及结构上的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篇章相同结构的重复,不仅仅是《蒹葭》,其余的如桃夭、式微等等都是如此.这种重复可以说结构完全相同,更替的只是其中一两个字,这样写可以达到一唱三叹,反复吟咏以达到充分抒怀的功效.至于写作手法,自然是赋比兴咯.而其中最具特点也是对后市诗家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起兴的运用,这样可以避免突兀的缺点,具有东方文雅迂回的特质
来源: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172084.html
4"云无心..”四句思想意蕴的艺术表达
“性本爱山丘”的陶渊明钟情于大自然的一切恩赐,如果说爱柳树、松树、菊花是其人性的流露的话,那么,“无心”的云、“倦飞”的鸟则是诗人精神的归依.陶渊明弃官归隐,弃的是衣食的无忧,拥有的是“箪瓢屡空”,为什么要归!请看《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这四句既有“非帆动、非风动,是为心动”的禅意,又有不拘形迹、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道心.陶渊明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归”的就是“无心”的空灵俊逸.“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老子》第二十一章)“云无心以出岫”不就是这种“玄之又玄”的奇妙境界么?诗人由鸟儿们倦飞而知还的境,生出他在隐居之地也如鸟儿回到安乐窝巢一般的意,意与境合,怡悦的神思幻化到鸟儿身上,有一种劫后逢生的欣慰与安宁.可这是以诗人一生之体验来感悟眼前景观的,这其中包含的人生真谛岂是倦鸟知还、倦鸟归林之类字句可以表达?在此不得不提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诗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二载(753),此时距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终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得一种安慰.以静观动,以动衬静,以动静二态透出一个“闲”字;又以一个“独”字修饰 “闲”,从而这种闲适显示了更深的人生寄寓,将敬亭山拟人化,似乎是两个朋友相互凝视,也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的融洽关系.遗憾的是,这首倾注“天人合一”思想的活化石般的诗作,竟被人以“烘托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注销.销则销矣,可千万别去伤害优游于林泉之上的陶“大人”.
诗人的心性与世俗格格不入,他坚持认为是世道违背他的愿望.
来源:http://blog.phoenixtv.com/?uid_773489_action_viewspace_itemid_655545
5.
超详细版.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开篇,诗人就通过连声的惊叹,层叠的比喻,突出地表现了蜀道那不同寻常的险峻,然后又通过神话传说,夸张的笔墨写出了蜀道是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途,给险峻的天梯石桟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进一步描写蜀道的艰险作了铺垫.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紫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此段极写山势高危.那太阳的六龙车到此也只得折回的突兀高峰,冲波击浪,曲折回旋于崇山峻岭的奔腾禾川,再加上黄难以飞过,猿猱发愁攀援的反衬,烘托了蜀道沿途的艰难.接着,诗人又以青泥岭上盘旋迂回、百步九弯,似枯藤缠绕危岩的道路,和行人在高处仿佛伸手可摸星辰的描述,使人紧张得屏住呼吸,只有抚膺长叹!通过历史上的险阻、峰岭的高峻、山路的崎岖等描写,蜀道艰险之状,似乎已经写尽,但诗人笔锋一转,以反问的句式,引出了一个新的境界:
问君西游何时还,长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这里侧重渲染蜀道沿途荒凉悲凄的气氛.山势险峻,森林荒凉,野鸟悲号,子规啼鸣,更何况群峰接天,枯松倒挂,深河飞瀑轰鸣,行人闻声失色,充分表现了蜀道的惊险,悲凉的空寂,由此而产生出了一种排山倒海,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最后,诗人由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形势险要,引发出对时局的隐忧和对人生的感慨: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此段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和左思《蜀都赋》中描绘剑阁雄险的名句,表现了地势的险要,进而奉劝人们吸取历史教训,警惕战乱的发生.最后,以再次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旋律作结,蕴藉了无限的感慨.
《蜀道难》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夸张.诗人以变化莫测的笔法,通过从古到今,从总体到局部,从山路到行人,以及环境气氛的悲凉、政治局势的险恶等多方面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的艰险,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全诗色泽光怪陆离,结构回旋往复,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充分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故而李白的同代人殷璠《河岳英灵集》称之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前人论李白的诗,多标之以气.吴融《禅月集序》称李白诗“气骨高举”.《鹤林玉露》说李白“作为歌诗,不过豪侠使气.”王世贞《艺苑危言》说“太白以气为主”.称李白“以气为主”,实际上揭示出了李白诗歌一个极为重要的艺术特征,即李白诗的强烈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色彩,他的诗是他的理想、才具、人格力量的自我表现.李白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诗人.他的人生,可以说是追求自我价值、自我人格实现的人生.李白所要抒发的多是一种不吐不快的激荡情感.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又选取了与这种情感性质相应的形式——宣泄的方式.李白诗表达情感不掩抑、不委婉,不取温柔敦厚之道,而是情感的率真的倾吐.
李白的两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不仅道出了他诗的语言的核心,同时也表明着他的美学理想.这个美学理想体现在他的诗歌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与轩然高举的气骨、激荡的情感、超凡的想象相适应,李白选用了不同于其他盛唐诗人惯用的诗体,创造了自己特异的结构与语言,以使诗情和辞采天然融合.李白五绝、七绝都称名于世,五言古诗也写得很好.然而他用得最多、也最擅长的是乐府歌行和七言古诗.
在李白的作品中,有两个很特殊的现象:
一是乐府奇多.在李白那个时代,所有的诗人,大都偏重于近体诗的写作,很少有人再写古风,尤其是乐府.可是李白的作品中,乐府占了十分之一还多.李白集中,现存乐府一百四十九首,七言古诗八十余首.长短不拘,自由灵活的乐府歌行和七言古诗,为诗人抒发激荡奔放的情感,驰骋天才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等,都是乐府歌行或七言古诗.李白极熟练地运用了这些诗体,所以无论诗的思想内容怎样风雨争飞,鱼龙百变,怪伟奇绝,但都如同水随山转,云从风幻,自在天然.
二是律诗奇少.李白的近体诗,共七百七十九首,但律诗只有八首,这真是一件使人难以相信的事.李阳冰说:“太白著述,十丧其九.”可见今本所载,不过其十分之一,所以今本所载七言近体(律诗)八首,并不能断言他终生只作此八首.虽然如此,但也十足的说明李白很少作七律.李白七律虽少,但绝句却很多,而且也都很好.在唐朝,绝句可以合乐而歌的,这和乐府很相近.李白的乐府,是当代的绝唱;他的绝句,也是当代绝唱.
来源:http://meiwen.bokee.com/2640575.html
6.
详细版本:
兵车辚辚前行,马儿萧萧鸣叫,出征的战士都把箭挂在腰间.爹娘妻子儿女奔走相送,尘土飞扬咸阳桥都看不见了.牵着衣服跺着脚拦在路边哭,哭声一直冲上高空.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的人,征人只说征兵太频繁了.有的十五岁就到北方防河,到了四十岁还要去西边屯田.走的时候里常给他包头巾,回头时头发都白了还要戍守边疆.边疆上作战,血水流得像海水一样,皇帝开拓疆土的意图还没有停止.你没听说汉家山东地区二百多个州,千千万万的村落长满了野草.即使有强健的农妇拿着锄犁田,田亩中的苗长得分辨不清.又何况秦地的兵耐苦善战,与被驱使着的鸡犬没什么不同.您老人家虽然关心地询问,服役的人又怎么敢诉说心中的怨恨.而且今年冬天,没有让关西卒休息.县官急迫地索取租税,可是租税从哪里来呢.确实知道了生男孩是件坏事,反而是生个女孩好.生个女孩还可以嫁到邻家,生男孩长大打战只能命丧沙场.你没看见那青海湖边,自古以来留下的白骨没有人收埋.新鬼烦恨旧鬼也一起哭,天阴下雨到处鬼声.
【赏析1】
天宝年间,唐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日益频繁,连年的战争给边疆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带来了不幸,更给中原的老百姓带来了灾难.本诗谴责了战争,是一首反战诗,诗人先描写了生离死别的悲愤、仓促,然后用问答的方式抨击了帝王穷兵黩武的行径,表现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揭示出这种苦难的原因,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
全诗叙事参差错落,描写激越深沉,语言自然清新,音调铿锵有力富于强烈的感染力.
【赏析2】
天宝以后,唐王朝对西北、西南少数民族的战争越来越频繁.这连年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不仅给边疆少数民族带来沉重灾难,也给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带来同样的不幸.
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这段历史记载,可当作这首诗的说明来读.而这首诗则艺术地再现了这一社会现实.
“行”是乐府歌曲的一种体裁.杜甫的《兵车行》没有沿用古题,而是缘事而发,即事名篇,自创新题,运用乐府民歌的形式,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诗歌从蓦然而起的客观描述开始,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如风至潮来,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震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一个普通“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接着以一个十五岁出征,四十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象,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长者”,是征夫对诗人的尊称.“役夫”是士卒自称.“县官”指唐王朝.“长者”二句透露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桎梏,但是压是压不住的,下句就终究引发出诉苦之词.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又终于说出来 ,这样一阖一开,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这几句写的是眼前时事.因为“未休关西卒”,大量的壮丁才被征发.而“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诗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这篇叙事诗,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第一段的人哭马嘶、尘烟滚滚的喧嚣气氛,给第二段的倾诉苦衷作了渲染铺垫;而第二段的长篇叙言,则进一步深化了第一段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辉映,互相补充.同时,情节的发展与句型、音韵的变换紧密结合,随着叙述,句型、韵脚不断变化,三、五、七言,错杂运用,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开头两个三字句,急促短迫,扣人心弦.后来在大段的七字句中,忽然穿插上八个五字句,表现“行人”那种压抑不住的愤怒哀怨的激情,格外传神.用韵上,全诗八个韵,四平四仄,平仄相间,抑扬起伏,声情并茂.再次,是在叙述中运用过渡句和习用词语,如在大段代人叙言中,穿插“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和“君不见”、“君不闻”等语,不仅避免了冗长平板,还不断提示,惊醒读者,造成了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诗人还采用了民歌的接字法,如“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等,这样蝉联而下,累累如贯珠,朗读起来,铿锵和谐,优美动听.最后,采用了通俗口语,如“耶娘妻子”、“牵衣顿足拦道哭”、“被驱不异犬与鸡”等,清新自然,明白如话,是杜诗中运用口语非常突出的一篇.前人评及此,曾这样说:“语杂歌谣,最易感人,愈浅愈切.”这些民歌手法的运用,给诗增添了明快而亲切的感染力.
来源:http://ilf.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700&ArticlePage=3
支持下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