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那些定律和效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8:03:04
心理学有那些定律和效应?

心理学有那些定律和效应?
心理学有那些定律和效应?

心理学有那些定律和效应?
1.“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 “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比如你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你房间的,一把是汽车的,如果你现在想拿出车钥匙,会发生什么?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间钥匙.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Murphy’s Law)缘于1949年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他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迅速流传.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2.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上也经常借用这一名词. 3.水桶效应(Buckets effect)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成为短板效应.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演变一:一个水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直径大小 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一个水桶,因此,水桶的大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直径大的水桶,其储水量自然要大于其它水桶.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初,他的起步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基础扎实,有的基础局促,有的资源面广,有的资源面窄,这都对企业的最初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演变二:在每块木板都相同的情况下,水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形状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形的面积大于方形的面积.因此圆形水桶是所有形状的水桶中储水量最大的,它强调组织结构的运作协调性和向心力,围绕一个圆心,形成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圆. 因此,从做企业来说,企业的每一块资源都要围绕一个核心,每一个部门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而用力,作为总经理来说,偏颇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对水桶的最后储水量带来影响. 有一句话说得好,结构决定力量,结构也决定着水桶储水量. 4.多米诺骨牌效应(Domino Effect ):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 第一棵树的砍伐,最后导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废,可能是一生荒废的开始;第一场强权战争的出现,可能是使整个世界文明化为灰烬的力量.这些预言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在未来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准确性,或许我们惟一难以预见的是从第一块骨牌到最后一块骨牌的传递过程会有多久. 有些可预见的事件最终出现要经历一个世纪或者两个世纪的漫长时间,但它的变化已经从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开始了. 成功推倒340多万张骨牌,一举打破了此前由荷兰人保持的297万张的世界纪录.从电视画面可看出,骨牌瞬间依次倒下的场面蔚为壮观,其间显示的图案丰富多彩,令人惊叹,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多米诺骨牌效应”,该效应产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这种效应的物理道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倒下过程中,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它倒在第二张牌上,这个动能就转移到第二张牌上,第二张牌将第一张牌转移来的动能和自已倒下过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之和,再传到第三张牌上.所以每张牌倒下的时候,具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块牌大,因此它们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也就是说,它们依次推倒的能量一个比一个大. 5.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有试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的试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6.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 (1)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5)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6)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