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人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7:38:20
调查人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调查人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调查人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调查人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印尼海啸 (尊重生命先尊重自然 )
2004年12月26号,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8.9级的地震,相当于至少3000颗原子弹威力的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高达30米的水墙横扫斯里兰卡、印尼、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马尔代夫等国家沿海地区,带走了至少15万人的生命,使几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灾难原本可以小一些.海底地震是形成海啸的主要原因,也是带走十几万条生命的凶手,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自然现象,人类无法阻止它的发生.面对巨大的灾难,人类自称为“弱者”——这一切好像与人类无关. “人类为破坏环境付出了代价,痛定思痛,人类要作出深刻反思.这虽然是一次纯自然灾害,但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加大了灾难的产生和影响.” 红树林被大量砍伐了,全球海域中70%的珊瑚礁遭到人为破坏. 经济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决定了它带有脆弱性,对财富的贪欲没有节制的蔓延,使人类终于受到了惩罚.这次海啸造成了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沿海地区多年劳心劳力所积累的财富在大自然一次翻脸中付之东流.人类必须明白怎么样亲近自然,而不是打扰自然.否则自然会用自己的方式说“不”.
大地母亲的泪 (人对自然的巨大破坏应该停止了)
广袤的亚马逊河热带雨林森林中蕴藏着世界上最宝贵、最稀缺的热带雨林资源.这里有3000万个生物物种,是动、植物生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有人称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为“地球之肺”.然而,时至今日,亚马逊河畔昔日旖旎的自然风光已一去不复返了.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巴西政府开始在亚马逊河地区毁林伐木.到80年代,亚马逊地区每年砍伐的森林为200万至300万公顷.据估计,近十年亚马逊地区的木材产量增加了34倍,其代价就是热带雨林的锐减.为了种植经济作物,哥伦比亚32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毁于一旦.在秘鲁,为种植毒品而毁掉的森林也达100万公顷.进入90年代, 毁林的风潮又开始从边缘地带逐渐深入.目前,留在巴西大西洋沿岸一带的森林面积,仅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代的2%.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一生的苦难.如果人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斧头砍伐森林,执迷不悟地残害大地母亲,那么,人类也终将踏上漫漫的赎罪之路.而大地母亲滴滴苦涩的泪水,是在警示人们:自然对人类一无所求,而人类只有在她的庇护下才能得以生存.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她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伊甸园.
没有风景只有商业 (开发还是保护)
日前,一位美国朋友慕名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川流不息的索道缆车,店铺林立的岱顶闹市,使他根本不觉东岳之雄伟壮观.他遗憾地说:“泰山没有风景,只有商业.” 此语令我想起了周恩来总理保护泰山的往事.20世纪70年代,有关部门曾三次向国务院打报告,要求在泰山上修建公路.结果,周总理三次都不同意.他指示: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之山,要登山,不能修公路.后来,他又强调:泰山是游览胜地,不能修公路,登泰山就要登,不能不登.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周总理有如此的远见卓识,不能不令人由衷敬佩.然而,今天的泰山,岂止是修建了一条公路.前些年,一些地方官员竟然提出“把风景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等口号,于是,三条索道和一条公路真的把泰山变成了“经济山”,不仅有宾馆、饭店,还有娱乐城、电影院,非遗产商业建筑远远超过遗产建筑.如今,空中索道来来往往,大量游客纷至沓来,自然景观面目全非,泰山如同带上了沉重的镣铐.
不要让相机变猎枪 (用正确的方法保护野生动物)
一张反映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善,候鸟回来的照片,画面中千百只鸟在飞腾;一段记录野生动物生活的电视片,画面上有动感十足的奔跑场景……然而这些人们常见的镜头却遭到了环保工作者的谴责. “过去看电视里野生动物奔跑的镜头,很激动,后来才知道这实际上是向野生动物的挑战.”中国民族画报社主任记者成卫东说,一些人为了获得动物奔跑的镜头,开车追赶野生动物,有的野生动物被活活累死,没被累死的,往往也会受到伤害,不敢再亲近人类.成卫东曾多次到青海,亲眼看到大群的藏羚羊.“任何人看到都会有拍照的冲动,但你千万不能追,如果追,不知会有多少小藏羚羊死在母腹中,从这一点说,有的摄影者比盗猎者危害更大!” 野生动物是人类共同的朋友,记录它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来保护它们.当我们举起手中的相机,请不要让相机变成猎枪,去伤害镜头中的野生动物.
从“北大仓”到“北大荒” (生态危机源于人)
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地上正在经历又一次历史巨变.到2010年,这里将有3000万亩耕地和荒山重新变成茫茫林海,而这恰好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昔日“北大荒”上开垦出的3000万亩耕地面积相吻合. 20世纪50年代,这里是荒原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野兽出没林间,百鸟低空飞翔.“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国家先后组织了十几万部队转业官兵和50余万城市青年来此开发,累计开垦出3000万亩耕地,每年可生产商品粮70亿公斤, “北大荒”因此被人们称为“北大仓”.在一阵改造大自然、誓把荒原变良田的热浪过后,“北大荒”的林地面积和湿地减少了一半多,原始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一个巨额“罚单”:旱涝灾害频繁、江河泛滥、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严重,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面对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和大自然开出的巨额“罚单”,北大荒人明白了一个早该明白的道理:大自然的赐予不是取之不尽的.欲取之,必予之.森林和人类唇齿相依,要尽快改善“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停止开荒,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已别无选择.
伦敦烟雾事件 (工业化的恶果)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正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当时持续几天的“逆温”现象,加上不断排放的烟雾,使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比平时高 10倍,二氧化硫的浓度是以往的6倍,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一样.可悲的是,烟雾事件在伦敦出现并不是独此一次,相隔10年后又发生了一次类似的烟雾事件,造成1200人的非正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