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的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0:00:0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的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的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的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的翻译.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人.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游说之辞.一般为后人所接受的解释为,原文中先列举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出身下层, 然后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令人很容易想到意志的磨练方面,最后一句尤其令人想到逆境中发愤图强的浓厚悲剧意识.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 《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作者加编的.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任用,选拔.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
(8)任:责任,使命.
(9)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将要解释.
(10)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11)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2)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13)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14)曾益:增加.曾,通“增. (18)恒:常常,往往.
(15)恒过:常常犯错误.
(16)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1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8)征于色:表现在脸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19)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0)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1)入:指在国内.
(22)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23)出:指在国外.
(24)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5)生于忧患:因忧患而得以生存.
(26)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翻译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意志受磨练,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样以后才能奋起[或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这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萎靡死亡.
{另一版本}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回.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之苦,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让他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强起来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由此可以知道, 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却足以而使人败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全部展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参考翻译
{语文版}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意志受磨练,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的时候,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样以后才能奋起[或有所作为];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这就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萎靡死亡。
{另一版本}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赎回。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 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之苦, 使他备受穷困之苦,让他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强起来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国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相当的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灭亡。由此可以知道, 因有忧患而使人得以生存,因安逸享乐却足以而使人败亡。”
(考试要求版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是从农耕的田野中被选拔出来的,傅说是从泥水匠中被选拔出来的,胶鬲是从鱼盐贩子人中被选拔出来的,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加以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提拔上来的,百里奚是从集奴隶市场被赎出后加以重用的。
所以上天如果要把重任交给这个人,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经受饥饿而体肤消瘦,受到贫困之苦,所行不顺做事错乱,用这些来震撼他的心灵坚韧他的性格,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心意困惑,思虑堵塞,然后才能奋发;(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如果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与之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可以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衰亡。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作者加编的。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任用,选拔。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
(8)任:责任,使命。
(9)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将要解释。
(10)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11)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2)行拂乱其所为:使他所做的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13)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14)曾益:增加。曾,通“增。 (18)恒:常常,往往。
(15)恒过:常常犯错误。
(16)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17)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18)征于色:表现在脸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19)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0)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1)入:指在国内。
(22)法家拂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23)出:指在国外。
(24)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5)生于忧患:因忧患而得以生存。
(26)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收起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全部展开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①之中,傅说②举于版筑③之间,胶鬲(4)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⑤,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9)于虑,而后作;征(10)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1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①畎(quan)亩:田间,田地。②傅说(yuo):殷武丁时人,曾为刑徒,在傅险筑墙,后被武丁发现,举用为相。③版筑:一种筑墙工作, 在两块墙版中,填人泥土夯实。④胶鬲(ge):殷纣王时人,曾以贩卖鱼、 盐为生,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辅佐周武王。⑤管夷吾:管仲。士:此处指狱囚管理者。当年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公子纠失败后,管仲随他 一起逃到鲁国,齐桓公知道他贤能,所以要求鲁君杀死公子纠,而把管仲押回自己处理。鲁君于是派狱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国,结果齐桓公用管仲为宰相。 (6)孙叔敖:是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隐居海边,被楚王发现后任为令尹 (宰相)。(7)百里奚举于市:春秋时的贤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国,秦穆公 用五张羊皮的价格把他买回,任为宰相,所以说“举于市”。(8)曾:同 “增”。(9)衡:通“横”,指横塞。(10)征:表征,表现。(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为“弼”,辅佐;拂士即辅佐的贤士。
【译文】
孟子说:“舜从田间劳动中成长起来,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出来,胶鬲被选拔于鱼盐的买卖之中,管仲被提拔于囚犯的位置上,孙叔敖从海边被发现,百里奚从市场上被选拔。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练,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 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 增长他的才能。人总是要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心气 郁结,殚思极虑,然后才能奋发而起;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内没有守法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由此可以知道, 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却足以使人败亡。”
【读解】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其实,为人所熟知的,还有姜子牙的故事。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成 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 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
借用悲剧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说,是要求我们“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乐的科学》)
因为,痛苦与希望本来就同在。
说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史公说得好:
周文王被拘美里而演《周易》,孔子困陈蔡而编《春秋》,屈原遭流放而赋《离骚》,左丘明失明而写《国语》,孙胺脚残而著 《兵法》,吕不韦迁蜀地而出《吕览》,韩非子被秦国囚有《说难》、 《孤愤》,《诗经》三百篇,大多都是发愤所作。(《史记·太史公 自序》)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们身处逆境的忧患之中,心气郁结,奋发而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缘故。
至于死于安乐者,历代昏庸之君,荒淫逸乐而身死国亡,其例更是不胜枚举。
所以,对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生命说到底是一种体验。因此,对逆境和忧患的体验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说:“一切都经历过了,一切都过来了!”这样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风顺,没有经过什么磨难,没有什么特别体验的人生要丰富得多,因而也有价值得多呢?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