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羊子妻劝夫读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9:28:10
乐羊子妻劝夫读书

乐羊子妻劝夫读书
乐羊子妻劝夫读书

乐羊子妻劝夫读书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出自《后汉书》)
《乐羊子妻》译文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
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于是就七年不回来. 独字解释 ①“河南”,汉袭秦制,地方分郡县,郡上设部.郡,相当于地一级行政区.河南郡今河南省西北部.
②“还以与妻”当读作“还,以与妻”(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
③“嗟来之食”在《礼记·檀弓》里本作“嗟!来食(喂,来吃吧)”,是富人叫饿肚子的人来吃饭时说的,有鄙夷饿者的味道.
④“污其行”,这里是玷污自己行为的意思.
⑤“捐”,丢弃,舍弃.现在,此义仅保存在成语中,如“为国捐躯”.
⑥“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
⑦“无它”,它”本指蛇,上古时人们穴居,以蛇为患,见面则问“无它(蛇)乎”.后来转化为“没什么”的意思.
⑧“成于机杼”,今语要倒过来说,在织布机上织成.“机”,最早就是指织布机.杼,机上的梭子.
⑨“累寸不已”,也要倒着说,不停地一寸一寸地积累.
10“若”,假若.楚地方言,今保留.
11“捐失”,即失去,这是两个近义词组成的双音词.捐,也有“失”义.
12“积学”,积累学识.
13“日知其所亡”,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4“何异断斯织乎”,也要倒着说,跟割断这块帛有什么不同.
15“感其言”,也要倒着说,被这番话感动.
16“复还终业”,以下尚有“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等句,然后转叙他事.
17 “遗金一饼”,一块丢失的金子
感悟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羊子的妻的高洁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她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1,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2,乐羊子妻“引刀趁机”以自己织布必须日积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体会,说明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归结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妻子这一番借织布来讲道理的话,使乐羊子深受感动,最后“算还终业”.
作者及文章背景
范晔 (范晔(公元398—446年),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河南南阳市淅川县),范家自西晋永嘉之乱后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市),范晔是南朝刘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史学名著《后汉书》的作者.)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只节取本传的前半部分,所以标题不加“传”字.《列女传》共著录16人,都是东汉时期妇女中的著名人物,作传的目的是歌颂“女德”.本文写乐羊于妻帮助丈夫树立美德和成就学业,这在当时是很可贵的.
士族家世 早年经历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曾祖范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祖父范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范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刘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
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范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范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的著作《范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范宁尝作《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 “其义精审,为世所重”.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种著述.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范晔十七岁,州刺史征辟他为主簿.当时,范晔同其父范泰一样,在政治上是支持刘裕的,故不肯应辟就职.六年后即公元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这一年,二十三岁的范晔应召到刘裕之子彭城王刘义恭的府下为冠军参军,后又随府转为右军参军.此后十余年,他先后担任过尚书外兵郎、荆州别驾从事史、秘书监、新蔡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多种职务.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扬州刺史彭城王刘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刘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范晔也到场了.刘义康的母亲死了,范晔实在悲伤不起来.在临葬前的一天夜晚,轮到他的弟弟范广渊值班,范晔兄弟俩邀了一位朋友躲在屋里喝起酒来.醉意朦胧之际,范晔忘记了利害,竟推开窗子,听挽歌助酒.这件事传出后,刘义康非常恼怒.几句谗言上去,宋文帝就把范晔打发到宣城(今安徽宣城)当太守去了.
这次贬官对范晔是一次很大的刺激.仕途上的坎坷勾起了他幼年生活的某些隐痛.范晔虽然生在名门士族,但他本人却是个妾生的庶子.晋代自“永嘉以来,嫡待庶如奴,妻遇妾若婢”,(王茂《野客丛书》卷十五),嫡庶之别是官僚之家不可逾越的大分,因而也决定了子女们的社会身份.范晔的母亲把他生在厕所里,并且碰伤了他的前额,因而落下个小字为“砖”.嫡母所生的哥哥范晏嫉妒他的才学,骂他“进利”,认为他是终家破族的祸害.父亲范泰也不喜欢范晔,早早地将他过继给从伯范弘之.屈伸荣辱与宦海浮沉,使得范晔心情十分苦闷.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企图以此排解这种痛苦.史事的研究,打开了他的眼界.范晔后来讲:“本未关史书,政恒觉其不可解耳.既造后汉,转得统绪.”这就是说,原来现实中的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在同历史的经验相对照后,他逐渐整理出了一些头绪.范晔凭着个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写出了他的历史名作《后汉书》.这一年,他三十五岁.